尽管你有一朵绝世的美丽鲜花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它也不会给你安慰
尽管你有一朵绝世的美丽鲜花,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它也不会给你安慰。所以,不要只看外在的,而是要看是否是你所需要的。有些人整天想觅得一佳人为伴,可如果这佳人只是和鲜花一样的佳人,那么还会是你最好的选择吗?所以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最重要,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有情趣。
窗内人于窗纸上作字,吾于窗外观之,极佳。
江含徵曰:若索债人于窗外纸上画,吾且望之却走矣。
窗里面有人在窗纸上写字,我在窗外面观看,十分好看。
这则文字十分生动地构成了一幅画面:一所老房子,木格窗子,窗棂上糊着素纸,一个人在室内窗前就素纸上生动作画;室外,一个人在静观,这实在是一幅有趣的画面。
试想,如果窗内作画之人是一个自高自大的人,当他看到有人在看他作画时,他还会专心致志地作画吗?他肯定会出房门和窗外之人夸夸其谈一番。再试想,如果外面的人是个不懂作画艺术的人,他还会精心看画,还可能看到佳处吗?再试想,如果像江含徵先生说的:如果窗外是一追债之人,他还可以无视其他而潜心作画吗?
从这些假想的情况来看,这段文字看似短,实则内容丰富。由文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两人都是闲适的文人,有同样的志趣,有着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内涵,所以他们可以在这样的氛围下自得其乐。
他们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闲趣。在简单的场景下,构建了一幅有趣的画面:室内人专心作画,室外人隔窗静观,看到妙处自会浮想联翩。看来生活中处处是美好的事物,就看有没有人去发现了。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黄交三曰:真能知读书痛痒者也。
张竹坡曰:吾叔此论,直置身广寒宫里,下视大千世界,皆清光似水矣。
毕右万曰:吾以为学道亦有浅深之别。
少年时读书,就像从缝隙中看天上的明月一样;中年时读书,就像在庭院中观赏月亮一样;老年时读书,就像站在高台之上观看明月一样。这都是从他们生活阅历的多少,来看他们获得知识的多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