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连李白都认定“高妙”的辩士,正是齐国舌辩家:鲁仲连。
齐国,这个曾经啸傲中原,甚至一度与强秦并肩的强大帝国,虽然自战国中后期起,就仿佛一颗迅速坠落的流星,不断地加速度堕落:国力越发地衰弱,昔日曾经能和秦国叫板的齐王,更彻底沦落为秦国的小弟,只知死心塌地听秦国的话,直到仿佛一块案板上的弱肉,被王贲的几十万秦军一举砍平。但如此悲催的亡国,依然无法掩住这位齐国辩士的风姿。在几百年后的李白眼中,正是他以坦荡的胸襟和侠义的风骨,为齐国这段悲情的沦亡,留下了一抹夕阳般的亮色。以至于多么苛刻的后人,在他的风采面前,依然由衷地赞叹。
一纸文书百万兵
鲁仲连,又名鲁连,战国时期齐国茌平人。尽管今天对他的记录,已经十分简略,就连他的生卒年,正史上只给我们说不详,野史的说法也是五花八门。但是有一点是公认的,作为稷下学宫培养出的杰出辩士,他是最后更是最杰出的一代。而且以“出名要趁早”的标准看,生卒年不详的鲁仲连,却绝对符合这条。他名满天下的时候,还是个12岁的翩翩少年。他出名的方式,则是横挑当时享誉齐国的辩士老前辈:田巴。
田巴这个人,在今天不太出名,但在当时却十分有名,是当时享誉东方六国的杰出辩士,素来以思想激进外加口才犀利著称,属于天生战斗型人才,只要上了辩场,火力就出名地生猛。
而且这人除了猛,还特别招恨,普天之下几乎就没他不敢骂的事,包括华夏民族素来信仰的三皇五帝,更是说骂就骂毫无负担,且还是变着花样地骂,尤其是当着几千人的面,火力生猛地来回骂,把一群人说得无言以对,憋着气看他表演。
这样的人物,放在哪样的年代,都是让人最想打的,可他的光辉大名,传到12岁的鲁仲连耳朵里,鲁仲连却十分兴奋,立刻自告奋勇赶来,要和这位出名辩士一战。
12岁毫无战绩的小朋友,挑战名声在外火力生猛的老前辈,不出意外的话,这是一场近乎没商量的惨案。因此本着同情或看热闹的心态,好些人都齐聚稷下学宫,打算亲眼目睹这预料中的凶残一幕,孰料,却看到了令他们终生难忘的景象。
少年老成的鲁仲连,落落大方地走到了田巴面前,既不摆造型撑场面,更不引经据典扯大道理,只是不紧不慢,说了一句和风细雨的话:现在楚国正兵临齐国的南方,燕国也正兵临齐国的北方聊城,十万火急的时刻,先生您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吗?没办法的话,就请您这辈子都别干这行了。
只这一句质问,就立刻制住了田巴的要害,当场就吓得田巴满身冷汗,吭哧半天说不出话来。这番意外冷门,当场就把现场观众全都看傻,但更逆天的场面,却还在后面:田巴当场表示,永远退出辩士这行当,终生不再开喷。
为啥这么逆天,因为和后世不同,那年头的辩士,都是务实的人才,所谓的辩论绝不是为了抢风头,相反却是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因此一旦落下只会耍嘴皮子的印象,那就干脆别干这行了。而田巴事后的表现更证明,他更有职业操守。事后非但不恨鲁仲连,相反在各种场合,极力赞扬这位少年的惊天才华。特别是当着鲁仲连的老师徐劫的面,更是好一顿夸奖。
如此夸奖,也正是因为鲁仲连这看似不温不火的表现里,却透着一个惊天的能力:仅仅通过几下观察,就能轻松找出对手的弱点,并且在短短几句中,更可轻松捏住对方的心态。这份揣测心术的本事,几乎强大得逆天。
小小年纪就能猜人,等着年龄大了,这份本事更出落得青出于蓝,最强的一条,就是断事。也正是这个强大的本事,让他在那场事关齐国生死存亡的浩劫中崭露头角:齐燕大战。
当时的情况是,齐国一开始被燕国猛打,一气丢了70多座城池,后来总算在即墨大战中挺了过来,堪称再造齐国的名将田单虚虚实实来了个火牛阵,硬是把燕国又打了回去,随后齐国转守为攻,开始了轰轰烈烈收复失地的大反攻。对当时的形式,正在缔造拯救齐国历史的田单,自我感觉尤其好:当年凭借小小的即墨,就能灭掉燕国的倾国精锐,而今攻守易形,顺利收复国土,还不是摧枯拉朽?
谁知高歌猛进间,却骤然碰上了一个硬钉子:狄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