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池州KTV招聘网 > 池州热点资讯 > 池州励志/美文 >   “二十四桥”二句出自南宋词人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

“二十四桥”二句出自南宋词人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

2022-10-03 13:03:56 发布 浏览 225 次

] “二十四桥”二句:出自南宋词人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 “数峰”二句:出自南宋词人姜夔《点绛唇》:“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往。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 “高树”二句:出自南宋词人姜夔《惜红衣》:“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余无力。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岑寂。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籍。维舟试望故国。眇天北。可惜渚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在姜夔以写景为主的作品中,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等等。虽然格调韵味清高绝尘,但读来仍是如雾里看花,有欠真切自然,终究相隔了一层。史达祖和吴文英等人在写景方面的问题,都在一个“隔”字。北宋词的那种流风余韵,到了南宋果然就不见了。难道其盛衰之间真的有天意在里面吗?

【评析】

此则在手稿中原居第七十七则。手稿原稿在“终隔一层”后列举了若干被批评的词人,其中周邦彦的名字后来被删除了。初刊本将批评的原因归于写景之“隔”,而手稿原文是批评南宋诸词人“皆未得五代北宋人自然之妙”。从这些修改可见王国维对批评方向的调整痕迹。

此则评述南宋诸家写景之病,宗旨在为其从整体上推崇北宋贬抑南宋提供理论支持。“北宋风流,渡江遂绝”八字,乃露出真相者。所以虽然只是列举了姜夔词句来作为“隔”的范例,但“梅溪、梦窗诸家”云云乃以此涵盖南宋一代之意。

姜夔的“二十四桥”二句,以旧桥、轻波、冷月构成一幅扬州战后萧条冷清景况,在凄清寂寥的画面中寄寓了姜夔的沉痛之情。月光本无所谓冷热,更无所谓有无声音,但姜夔前缀一“冷”字,后缀以“无声”二字,堪称无理而妙。“数峰”二句写黄昏欲雨,数峰无法如燕雁一样随云而去,所以只能无奈地“商略”着对策。“高树”二句写秋季渐临,栖居高树的晚蝉在凄凉的鸣叫声中包含着对秋季将至的惊恐之意。三处句子都带有拟人的意味,景物中移入了词人的感情,而且这种感情都偏于沉痛和忧虑不安方面,所以被王国维誉为“格韵高绝”。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这种拟人的方式也淡化了所描写景物的具体形态,带有意象化甚至抽象化的特征。所以,讲究描写景物要直观鲜明的王国维,便对此要不满了。所谓“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正是因为姜夔的这种创作方式弱化了景物描写的直观性,而强化了景物的抒情性。王国维称之为“隔”,原因在此。

在此则结尾,王国维又提及史达祖和吴文英诸家,大意在说明如姜夔这种写景方式,乃是南宋特别是宋末词人之通病。也许正因为王国维的感觉是如此强烈,所以他认为北宋词的风流俊逸就再也不能渡江而至南宋了,这里面存在着一种“运会”。在王国维的语境中,这种“运会”其实就是指文体发展的规律。规律既是如此,王国维也就徒叹奈何了。不过,在王国维的沉重一叹之中,其实也包含着他个人在审美上的局限,因为“雾里看花”的美被排斥在他的审美视野之外了。

四〇

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已];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阕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白石《翠楼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然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浅深厚薄之别。

] 陶:指陶渊明。

] 谢:指谢灵运(385—433),小名客儿,后人习称谢客,袭封康乐公,故又称谢康乐,原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后人辑有《谢康乐集》。

] 延年:即颜延之(384—456),字延年,以直言无忌而有“颜彪”之称,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后人辑有《颜延之集》。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