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子曰:“天道不已,文王纯于天道,亦不已。纯则无二无杂,不已则无间断先后。”
至诚能容
文王之德,并非刻意而为,就在于至诚而已,因而能够致达永远。
诗人屈原咏叹:“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仁德化育
王畅,字叔茂,东汉山阳高平(今宁夏固原县)人。他世为豪族,年轻时就以清正朴实为人所称道,不愿与人交结作为党羽。王畅初举孝廉,托病不就;后特辟举茂才,四迁尚书令,任为齐相;征拜司隶校尉,渔阳太守。王畅以严明著称,后来采纳张敞劝谏,推崇宽政,教化遂行。升任司空。
王畅任南阳太守。因为南阳是刘秀的故乡,豪族贵戚恃势横行。以前的太守因为惧怕他们的势力,都不称职,境内治理不好。王畅对此深为疾愤,到任伊始,就采取严厉措施给予惩处。对有劣迹和犯有前科的豪族,一律严惩。但却偏偏遇到朝廷大赦,又不得不将他们释放。王畅愤愤不平。于是,制定了更加严酷的法规律条。凡是受贿二千万铢以上的官员,如不主动自首,一旦查实,没收全部家产。如果发现隐藏、转移赃物罪证的,涉案人等,一律查抄,让他们家破人散……境内豪族贵戚内心震恐。功曹张敞上书建议说:“五教的推广在于实行宽恕的仁政,这是写在典籍中的经典。商汤去除掉多种刑罚,天下归于仁德;周武王进入殷地,首先废除炮烙的酷刑;高祖进驻长安,只约法三章;孝文皇帝因感缇萦,从此不再实行肉刑;卓茂、文翁、召父等人都反对严刑峻法,推崇温厚、宽缓的法律,从而使他们以仁慈开明的执政形象,流芳后世。凡是聪明圣哲的君王,法律都很宽简,从而国家稳定,百姓安乐。这是有历史鉴证的。扒房拆屋、砍树毁家的做法,实在过于严苛惨烈。虽然您的本意是为了惩治恶人,净化境内,但是却难以取得长远的效果。以您超人的才干智略,如同日月的明察,辅以仁惠的政举,那么改变境内的不良风气,就会像折断一根小枝条一样容易,而不是像有些人说的如同移山那样困难。南阳郡是光武帝的家乡,园林祖庙就在章陵,三位皇后也都生在新野。后代子女沐浴着朝廷的教化,百姓仰慕。自东汉中兴以来,功臣将相世代相继,享受着皇上特许的优厚待遇。……我认为,与其耿耿用力地推行严刑,不如对他们施行恩惠;与其孜孜用心地查找奸恶,不如以礼对待贤明之士。舜因为举用了皋陶,那些品德卑微的人渐渐就改恶从善了;随会执政,晋国的强盗就都跑到秦国去了;虞芮经过的地方,礼敬谦让的风气就在那里兴起了……教化人的关键在于实行德政,不在于是否有严密的刑法。”
王畅采纳了张敞的建议,改变当初严苛的做法,实行宽和的政策,谨慎地用刑,简化审理程序,减轻刑罚的程度。于是,良好的社会秩序很快就建立起来了,南阳的风气大为改观,境内得到大治。
诚实是一种美
《礼记·正义》曰:“圣人之道高大,苟非至德,其道不成。”
诚实、友善、淳朴、敦厚……这些品质都是不可缺少的,是成就美好人生的必备条件。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者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也。
所洋洋:洋洋洒洒,浩瀚无际,自然自在。